華人留學生:中國人和美國人誰更開放
多維人文
中國人和美國人誰更開放?這個答案好像不言而喻。美國人肯定要比中國人開放,那么,事實是這樣的嗎?在美求學生活了八年的中國留學生沈睿思通過比較調查,得出的結論是什么樣呢?
紐約時報廣場舉行接吻比賽(圖源:新華社)
以下為作者文章部分內容。
最近在國內跟朋友談起“公共場所親熱”(英文簡稱是PDA:Public Display of affection)。发現很多人想当然的想象美國,所以今天專門做了一篇文章來跟大家討論。
其實每個國家對此都有不同的態度,比如說中東地區的一些國家,由于宗教信仰的緣故,如果有人公開親熱,旁人就有權報警把人抓起來。但是在荷蘭一些歐洲國家,人們對于PDA的觀念又十分開放。具體到中國和美國,他們是正好介于中東和歐洲之間的兩個國家,而美國相對來說更加開放。
不過現在中國的小情侶也越來越開放了,小小年紀,談戀愛不說,居然還当街親熱。在網上隨便一搜就有很多。
在中國人對這种行為的態度分以下兩种,一种是覺得他們礙眼,尷尬和傷風化,還有一种是單純覺得他們能不能不要虐狗!
但是如果同樣的事擱美國人身上呢?
不過還真沒找到因為某對情侶在公共場合親親抱抱就上社會版新聞的,這就很能說明社會對這种行為的認知程度上的不同。
如某視頻中一對情侶在熱鬧的商業街上旁若無人的做出各种異常親密的舉動。雖然不知道他們是不是在進行某种行為藝術表演,但是他們的動作之大膽絕對超乎想象,視頻中的男子甚至還多次把女孩的腿扛到了肩膀上!
但是周圍路人的反映,卻跟中國人大不相同。不僅有人大大方方的錄像,旁邊的人還在不斷歡呼加油!大家都一副很積極的樣子。
這种鼓勵親熱的行為不僅在民眾之間非常流行,就連賽場上也很常見。美國的NBA球賽還專門有一种叫“Kiss Cam”的活動。就是中場休息時為了調節氣氛,攝像機會在場上觀眾中掃過,画面定格在哪一對,哪一對就要親一下。這里面,有的是輕輕的碰一下嘴唇,有的則是很到位的濕吻,就連總統都不能免俗。
由此可見,美國人對于公共場合親熱的態度普遍都很接受,甚至帶著几分幽默:
1、如果他們顏值高,我是不介意的。
2、通常,如果是真的深愛著對方,一時控制不住,但是有底线的親熱我可以接受,但是如果是故意做給别人看的,那還是算了吧。
3、我會想:“太好了,人類的繁衍還有希望。”
4、我大體上還是OK的,除非是在電影院里。我真的很討厭在電影院的時候有人在我旁邊親熱(或者近的足夠讓我聽到他們发出的吧唧吧唧的聲音)。這個太分心了,而且很惡心。
5、要看情況
看不見舌頭?
看不到任何體液?
沒有妨礙别人排隊?
Ok,如果以上都符合,那你們就繼續吧。
6、当我感到孤獨和被遺棄的時候,我會很沮喪。所以我懂愛一個人或者被愛的感覺,你們只是想無時無刻的跟自己愛的人進行身體接觸。我希望全世界都能感受到這种感覺,那就像魔法一樣。
7、我會嫉妒,因為我也想重新體會那种不用思考的身體上的樂趣。我也想投入到不會在乎周圍的人怎么想。
這种感覺尽管是暫時的,但是它很美好。
之后,作者又詢問了几位美國朋友,想知道他們是怎么看待為什么美國人不在意公共場合親熱這件事的:以下均為化名
1、Tony,25歲,現居加州:
我不會在意有人在公共場合親熱,至于為什么不在意,是因為我也會這么做,我覺得那是你愛一個人的表現,沒什么需要評價的。
2、Make,37歲,現居內華達州:
在我們這里已經太習以為常了,我已經見怪不怪了,但是当我看到他們親熱的時候,我會選擇移開目光。

(吳桐 編輯)
-
國慶引爆人潮 開啟人海模式[圖集]
据中國國家旅游局數据中心預測,今年國慶期間中國旅游人數將達到5.89億人次,同比增長12%。
-
震驚 2015中國食品安全致死達上万人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发展與環境研究所黨委書記李春華在2016年中國城市发展高峰論坛上表示,2015年中國因食品安全導致死亡人數達到上万人。
-
英出土兩千年前中國人骸骨 或是奴隸
有英國考古學家近日发表驚人发現,他們宣稱在倫敦薩瑟克區一處羅馬帝國時代墓地所发現的骸骨可能是源自公元二至四世紀的中國。
-
中國人結婚為什么熱衷于隨份子?
結婚是喜事,參加婚禮為新人送上祝福也是人情事理。但是,在中國,份子錢越隨越高,這就使隨禮成了不少人的負擔甚至困擾,中國人為何熱衷隨份子呢?
網友評論 熱門評論 facebook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