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0年:中共選定5月17日追悼劉少奇的玄機
中共選在1980年5月16日、17日為劉少奇平反、舉行追悼會,無疑具有強烈否定文革的政治意義,成為1981年出台历史決議,徹底否定文革的先聲。
-
香港區議會權力究竟有多大 特區政制中的區議會
區議會在香港政制中究竟處于何种地位,泛民主派控制區議會又將對香港政治產生什么影響?要回答這兩個問題,首先要從港英政府設立區議會的目的說起。
-
不平凡的1979年:中美苏三角关系下的中越戰爭
帝國正午的苏聯,確立了石油美元卻又一次陷入經濟危機的美國,十年文革后改革開放剛剛起步的中國,三場戰爭,1979年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
-
從江澤民到習近平 孔子如何加速走上神坛
無論是孔子基金會,還是國際儒聯,都具有強烈的中共官方色彩。相比毛澤東誕辰紀念活動每10年舉行一次,孔子誕辰紀念活動每5年舉行一次的頻率高一倍。
-
日本团隊新发現143條納斯卡线 不僅有人還有貓[圖集]
日前日本山形大學納斯卡研究团隊,與IBM公司合作,透過AI空拍技術,新发現了143條納斯卡线,有人形、貓與雙頭蛇等各种動物形狀的地画。
-
中共頒布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綱要:愛國的本質是愛黨
中共頒发《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綱要》規定:“当代中國,愛國主義的本質就是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
-
毛澤東出兵朝鮮底氣何在 美國霸權下的致命弱點
六十多年前的朝鮮戰爭,毛澤東堅持出兵,在一些人看來毛澤東的底氣源于苏聯,事實卻是美國強大之下戰略上的致命弱點,所謂霸權并非都是好事。
-
中共四中全會會場:京西賓館那些事
北京時間10月28日,北京市海澱區羊坊店路1號,一座苏式建筑的周邊戒備森嚴,這里是被稱為中國“會場之冠”的京西賓館,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在此舉行。
-
高舉多元史觀大旗 今已缺位的“台灣光复”(下)
台灣历史課本不但稱《開羅宣言》等缺乏國際法效力,更主張“台灣地位未定論”,使年輕世代對台灣光复愈加無感。台人原有的中國認同,也漸被消解殆尽。